【聯合報╱記者楊欣潔/台北報導】
2013.06.07 04:22 am
 
圖/聯合報提供

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,癌症連續卅一年蟬聯榜首,國人平均餘命為七十九點五歲,較前年增加零點三歲。國人死因發生時鐘、癌症死亡人數以及男女平均壽命差距都破了歷史紀錄。

統計顯示,去年死亡人數為十五萬三千八百廿三人,平均每三分廿五秒就有一人死亡,較前年縮短了兩秒。

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陳麗華說,男女兩性平均餘命都增加,但男女平均壽命差距拉大,男性平均餘命為七十六點二歲,女性為八十三歲,相差六點八歲,還較前一年差距增零點一歲。

十大死因依序為,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高血壓性疾病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、腎炎、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。

與前年相比,原排名第四名的糖尿病與第五名的肺炎對調;以及原排名第九的高血壓疾病,與第八名的慢性肝病與肝硬化對調,其餘排名皆相同。

前三大死因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占死亡人數的四成七。與九十年的數據相比,除了高血壓性疾病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肺炎、自殺的死亡人數增加外,其他死因都減少。高血壓疾病增幅最明顯,肝臟疾病下降最劇。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成年及中老年保健組科長許忠逸表示,高血壓疾病死亡率增加快速與國人的飲食習慣、肥胖、抽菸有關,數據也顯示,七成高血壓患者未妥善控制血壓,且該項死亡人數還不包含與高血壓息息相關的腦血管、心臟疾病死亡人數,可見高血壓對國人危害甚大。
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三組科長許建邦說,肝病死亡率下降的主因為自民國七十三年推動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,因肝病死亡案例多是未接種疫苗。


【2013/06/07 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現在不管什麼食品都已經食的不安心了,

但我們還是要進食,該怎麼辦呢!!

只要身體能排毒,別把毒素留在體內,

除了平常食飲要多蔬果,適時的運動流汗之外,

腸道的保健也非常重要,

在中天(清醍醐)就是做好腸道的保健,

不管吃了什麼東西進到肚子裡,

只要能排出來,有進有出就是保健的基本了,

在家都會準備好中天(清醍醐)的腸道產品,

做好全家人的健康,就能食的安心、放心了。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天(清醍醐)妍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